铸造废气来源
废气主要产生于铸造生产的多环节,成分复杂且含多种污染物:
熔炼过程:使用冲天炉等设备时,燃料燃烧产生粉尘、二氧化硫(SO₂)、氮氧化物(NOₓ)等。
造型与浇注:砂处理、浇注过程中,型砂内的有机粘结剂燃烧释放苯、甲苯等挥发性有机物(VOCs)。
落砂清理:产生大量含金属氧化物、砂粒的粉尘。
消失模工艺:聚苯乙烯(EPS)模型气化释放高浓度VOCs。
表面处理:酸洗、磷化等工序产生酸性气体(如硫酸雾、铬酸雾)。
其他环节:树脂固化、涂料喷涂等释放甲醛、苯酚等有毒气体。
废气处理工艺
针对废气成分复杂、含颗粒物及有害气体的特点,处理工艺通常采用多级组合:
收集系统:通过集气罩、管道等收集废气,防止无组织排放。
预处理:降温、除湿,去除大颗粒物和杂质。
核心净化:
喷淋塔:液体吸收剂去除酸性气体和颗粒物。
布袋除尘器:捕集固体颗粒物。
催化燃烧装置:分解VOCs为无害物质。
活性炭吸附塔:吸附有机污染物。
深度处理:针对特定污染物(如CO、重金属),采用化学洗涤、生物净化等方法。
排放控制:在线监测设备确保排放符合《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26-2020)。
废气处理案例
多级协同处理工艺:某大型铸造企业采用负压集气、多级除尘、催化燃烧等工艺,解决高浓度粉尘和VOCs排放问题,粉尘和VOCs排放低于国家标准限值50%,获评“省级绿色工厂”。
喷淋塔+静电除尘+催化燃烧:某铝合金压铸厂通过喷淋塔去除颗粒物和酸性气体,静电除尘器捕集细颗粒物,催化燃烧分解VOCs,实现达标排放并回收热能。
生物净化+化学洗涤:针对甲醛、苯酚等有毒气体,采用水吸收、碱液吸收结合活性炭吸附,处理效率符合《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政策与技术趋势
政策导向:国家及地方对废气排放标准趋严,推动工艺升级。
技术创新:智能化监控系统逐步应用,提升处理效率;催化燃烧、等离子体等新技术逐步推广。
资源化利用:废气处理副产物(如饱和活性炭)的再利用成为发展方向。
绿色转型:铸造生产向绿色制造转型,结合节能技术、清洁能源减少废气产生。
Copyright © 2017-2025 惠州市玮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