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体是指通过高压放电(如介质阻挡放电、电晕放电等)使气体部分电离,形成包含电子、离子、自由基(如・OH、・O)等活性粒子的非平衡态体系。这些活性粒子与废气中的污染物(如 VOCs、恶臭气体、硫化物等)发生碰撞,通过分解、氧化、聚合等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 CO₂、H₂O 或低毒物质。
核心优势:
适用范围广:对 VOCs(苯、甲苯、二甲苯等)、恶臭气体(硫化氢、氨)、部分无机物(NOx、SO₂)均有效果。
处理效率高:单级去除率可达 60%-90%(视污染物浓度和成分而定)。
能耗低:相比焚烧法,能耗降低 30%-50%,设备占地小。
无二次污染:不产生二噁英等副产物,废气排放达标率高。
功能:深度净化未完全反应的中间产物,达标排放。
设备:
废气成分:甲苯(500 mg/m³)、乙酸乙酯(300 mg/m³),风量 20,000 m³/h,湿度 60%。
工艺方案:
预处理(干式过滤器 + 冷凝回收)→ 等离子反应器(DBD,功率 150 kW)→ 活性炭吸附。
处理效果:
运行成本:电耗 0.15 kWh/m³,维护周期 6 个月(更换过滤材料)。
废气成分:硫化氢(200 mg/m³)、甲硫醇(50 mg/m³),风量 10,000 m³/h,含少量粉尘。
工艺方案:
预处理(布袋除尘)→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功率 100 kW)→ 碱液喷淋(中和酸性产物)。
处理效果:
技术亮点:等离子体产生的・O 自由基直接断裂 S-H 键,反应速率快(<0.2 秒)。
废气成分:氨气(800 mg/m³)、VOCs(非甲烷总烃 300 mg/m³),风量 5,000 m³/h,温度 40℃。
工艺方案:
预处理(金属网除油)→ 低温等离子体(DBD + 催化模块)→ 水洗塔。
处理效果:
创新点:催化剂(MnO₂-CeO₂)协同等离子体,降低 N₂O 生成风险,提升氮氧化物转化效率。
局限性:
高浓度颗粒物或湿度 > 80% 时,易导致电极结垢,影响放电效率。
对含氯、含氟有机物(如氯苯、氟利昂)处理效果较差,需搭配预处理。
部分复杂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可能生成中间产物,需后处理深度净化。
优化方向:
协同工艺:等离子体 + UV 光解、活性炭吸附、生物处理,应对复杂废气。
材料升级:采用耐腐蚀电极(如钛合金)、疏水性介质材料,延长设备寿命。
智能化控制:引入物联网(IoT)实时监测放电状态,自动调节参数。
低温等离子废气处理技术凭借高效、节能的特点,在中小风量、中低浓度废气治理中优势显著,未来通过协同工艺和智能化升级,将进一步拓展高难度废气处理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