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厂电子元器件废水介绍
电子厂电子元器件废水主要产生于集成电路、电容器、电路板(PCB)等元器件的生产过程中,具有 **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 的特点。这类废水中含有重金属(如铜、镍、铅)、有机污染物(如油类、溶剂)、酸碱物质及悬浮物等,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对水体、土壤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重金属累积性中毒、水体富营养化)。
---
### 电子厂电子元器件废水来源
1. **材料加工与表面处理**
- **蚀刻与电镀**:产生含铜、镍等重金属的废水(如PCB板蚀刻液、电镀液)。
- **清洗工序**:包括酸洗、碱洗、去毛刺等环节,使用强酸(硫酸、硝酸)或强碱(液氨)后产生的废水。
2. **机械加工与冷却**
- **切割、抛光**:产生含金属颗粒和油类的冷却水。
- **设备维护**:溶剂清洗废水含二甲苯、丙酮等高浓度VOCs。
3. **其他环节**
- **油墨印刷**:油墨废水含高浓度有机物和盐分。
- **树脂封装与焊接**:产生含苯系物、醛类的有机废水。
---
### 废水主要成分与危害
| **成分** | **典型浓度/特点** | **危害** |
|-----------------|---------------------------------|-------------------------------------------------------------------------|
| **重金属** | 铜(174 mg/L)、镍(0.8 mg/L) | 生物累积性中毒,损害神经系统和肝肾。 |
| **有机物** | COD 300–6000 mg/L | 污染水体,导致富营养化;部分苯系物具有致癌性。 |
| **酸碱物质** | pH 1–12 | 腐蚀管道,破坏水体酸碱平衡。 |
| **悬浮物** | 200–600 mg/L | 堵塞污水处理系统,降低水体透明度。 |
---
### 电子厂电子元器件废水处理案例
#### **案例1:科海思电子行业贴片电容废水除镍项目**
- **背景**:某全球知名贴片电容(MLCC)制造商珠海工厂,因电镀镍工艺产生高浓度含镍废水(镍浓度0.8 mg/L),需满足排放标准(镍≤0.05 mg/L)。
- **处理工艺**:
1. **两级串联螯合吸附**:采用亚氨基二乙酸树脂(CH-90Na),通过螯合作用选择性吸附镍离子,对络合态镍(如柠檬酸镍)吸附效率达90%以上。
2. **深度净化**:吸附后废水镍浓度降至0.05 mg/L,树脂可再生循环使用。
- **成果**:年处理水量110吨/小时,实现镍资源回收(用于电镀液再生),降低运营成本30%。
#### **案例2:广州某电子厂PCB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恒大兴业环保)**
- **背景**:该厂生产PCB板,每日产生清洗废水600 m³,含油墨废水(高盐分、高COD)和清洗废水(低污染)。
- **处理工艺**:
1. **分质处理**:
- **清洗废水**:预处理(隔油+调节pH)后,采用反渗透(RO)技术,回用率62%(580 m³/d回用于生产线)。
- **油墨废水**:高级氧化(臭氧+催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2. **资源化利用**:RO浓水与油墨废水混合处理,铜粉回收机实现金属资源回用。
- **成果**:年节水21.6万吨,减少新鲜水消耗,综合成本降低25%。
#### **案例3:永州电子元器件废水处理工程(杰鲁特环保)**
- **背景**:处理集成电路、片式元件生产废水(含酸洗、碱洗废水),需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
- **处理工艺**:
1. **化学沉淀+生化处理**:投加硫化物沉淀重金属,活性污泥法降解有机物(COD去除率≥85%)。
2. **反渗透深度处理**:去除微量污染物,产水回用率35%。
- **成果**:出水重金属和COD达标,减少环境风险。
---
### 处理技术与趋势
1. **分质处理与资源化**:如RO回用(案例2)、重金属回收(案例1),降低运营成本。
2. **高效吸附技术**:螯合树脂(案例1)和活性炭吸附,应对复杂污染物。
3. **智能化管理**:物联网实时监测水质,优化处理参数(如高频科技的水循环系统提升回用率至90%)。
如需更多案例(如半导体厂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可参考具体工程。
Copyright © 2017-2025 惠州市玮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