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厂电镀园区高COD高BOD高氨氮高盐废水处理案例
文章来源:玮霖环保科技 人气:5 发表时间:2025-04-30
电镀厂废水主要来源于电镀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下是具体介绍:
电镀厂废水来源
镀件清洗水 :电镀过程中,镀件需多次清洗以去除表面残留的电镀液等杂质,产生的大量清洗水是电镀废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如镀镍件时,电镀后需用大量水冲洗镀件表面的镍离子残留,产生含镍的清洗废水。
废电镀液 :随着电镀生产过程的进行,镀液中的金属离子浓度逐渐降低,当浓度降至一定程度或镀液性能变差时,需更换镀液,产生的废镀液中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是电镀废水中最难处理的部分之一。比如含铬镀液使用一段时间后,铬离子浓度下降,需更换,此时的废镀液含大量六价铬等有害物质。
其他废水 :包括冲刷车间地面产生的废水,其中可能含有各种金属碎屑、灰尘等杂质;刷洗极板洗水,会夹带一些金属离子和化学药剂;通风设备冷凝水,可能溶解了一些有害气体或粉尘;以及由于镀槽渗漏或操作管理不当造成的 “跑、冒、滴、漏” 的各种槽液和排水。
设备冷却水 :电镀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在运行中会产生热量,需要冷却水进行降温。冷却水在使用过程中除温度升高以外,未受到污染,但通常也需要进行回收处理,以减少水资源浪费。
电镀厂废水成分
重金属离子 :这是电镀废水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常见的有铬、镍、锌、铜、镉等。如镀铬工艺会产生含六价铬的废水,六价铬是一种强氧化剂,毒性较大,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并在体内富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极大;镀镍废水含有镍离子,镍属于重金属,长期接触或摄入过量镍及其化合物会影响人体健康。
有机物 :电镀过程中使用的各种有机添加剂,如光亮剂、整平剂、防染剂等,会随着废水排出。例如,在镀铜工艺中使用的光亮剂,含有芳香族化合物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化学性质稳定,难以自然降解,会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酸碱物质 :电镀生产中的酸洗、碱洗等工序会产生大量酸碱废水。如酸洗除锈工序使用盐酸或硫酸等强酸,产生的废水中酸度较高,含有大量的氢离子以及铁离子等;碱性除油工序使用氢氧化钠、碳酸钠等强碱,产生的废水碱性较强,pH 值通常在 10 以上。
其他污染物 :包括一些助剂、表面活性剂、油污等。如在除油过程中,有时会使用有机溶剂除油,随后的水洗会产生含有油污和有机溶剂的废水;某些电镀工艺中使用的助剂,如乳化剂等,也会进入废水中,增加废水的处理难度。
电镀厂废水处理案例
案例一:江苏某化工厂电镀废水治理案例
客户案例背景 :该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多种电镀工艺,产生大量含镍、铜、锌、铬等重金属离子以及有机物的废水,废水量为 500 吨 / 天,原处理系统已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
处理工艺 :采用精密过滤 + 树脂吸附工艺。先通过精密过滤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大颗粒杂质,降低废水的浊度,为后续的树脂吸附创造良好的条件;再利用树脂吸附剂对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进行深度吸附去除。
案例分析 :该工艺流程短、易操作、自动化程度高。自主研发的无机酸吸附剂使用寿命长,运行成本低。处理后废水中的镍、铜、锌、铬等重金属离子浓度均大幅度降低,COD 浓度也显著降低,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和地方的排放标准,有效解决了该化工厂电镀废水的处理难题,确保其生产过程符合环保要求。
案例二:山东烟台某电镀企业污水处理工程案例
客户案例背景 :这是一家专门从事五金电镀的企业,产生的电镀废水量为 60 吨 / 天,废水中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且日常生活中也会产生一定量的污水,原处理方式无法使电镀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处理工艺 :采用电絮凝 + 过滤相结合的方法。电絮凝利用电化学原理,使废水中的金属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金属氢氧化物等沉淀物,从而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同时,该过程还能破坏废水中的部分有机物结构,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后续的过滤工艺则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细小颗粒杂质,确保出水水质清澈。
案例分析 :该方案根据该电镀企业的实际污水情况量身定制,针对性强。通过电絮凝和过滤的协同作用,解决了电镀废水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处理工艺稳定可靠,运行成本低,出水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三级标准,满足了企业的环保需求,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