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类型:大型国有炼油化工企业(原油加工能力1200万吨/年,苯产量8万吨/年)
行业地位:国内主要苯类化学品供应商之一,连续5年入选“中国石化行业百强”
主要污染源:苯储罐呼吸阀泄漏、装卸臂连接处逸散、输油管道老化渗漏
废气特性:
苯浓度:1000~5000 ppm(峰值可达10,000 ppm)
温度:常温(20~40℃)
成分:苯(占比>90%)、甲苯、乙苯等轻质芳烃
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苯限值≤2 mg/m³
工艺路线:
预处理:冷凝+碱洗喷淋(去除颗粒物及酸性组分)
核心处理:RTO蓄热燃烧氧化(三室式设计,温度850~950℃)
后处理:活性炭纤维吸附塔(备用系统)
关键设备:
多级预冷器(钛合金材质,降温至-10℃)
RTO焚烧炉(陶瓷蓄热体,热回收率≥80%)
活性炭纤维吸附塔(耐温200℃,比表面积1200 m²/g)
控制措施:
FID在线监测仪实时反馈浓度数据
应急旁通烟囱(自动触发条件:RTO入口浓度>8000 ppm)
苯去除率≥99.9%,出口浓度≤1 mg/m³
TVOC排放量减少98%
年运行成本节约约500万元(较原活性炭吸附工艺)
焦油生成量降低75%(通过氮气反吹+梯度降温控制)
企业类型:化学制药企业(年产值20亿元,主要产品为抗生素中间体)
行业痛点:反应釜排出的含苯溶剂废气(苯、甲苯、氯苯等)直排导致车间异味及环保投诉
主要污染源:
反应釜真空脱气工序(苯蒸气逸散)
溶剂储罐呼吸阀泄漏
真空泵尾气排放
废气参数:
苯浓度:500~2000 ppm
风量:5000~8000 m³/h(波动范围大)
温度:常温(25~35℃)
工艺路线:
回收段:变压吸附(PSA)浓缩苯类溶剂
销毁段:催化燃烧(RCO)+余热利用
核心设备:
PSA吸附塔(分子筛材料,吸附压力0.6~1.0 MPa)
RCO催化燃烧炉(Pd/C催化剂,起燃温度200℃)
余热锅炉(产蒸汽量1.5 t/h,供厂区采暖)
创新点:
分子筛转轮技术(吸附效率提升至95%)
自动切换吸附/解吸模式(响应时间<5秒)
苯类溶剂回收率≥90%(年回收苯量约120吨)
VOCs排放浓度≤50 mg/m³
能耗成本降低60%(余热供能占比40%)
车间异味投诉减少90%
企业类型:聚氨酯涂料生产商(年产涂料10万吨,员工500人)
环保需求:解决喷涂车间苯乙烯单体挥发问题(车间TVOC浓度超2000 mg/m³)
主要污染源:
喷涂工序(苯乙烯树脂雾化挥发)
固化炉排气(高温裂解产生苯系物)
废气参数:
苯乙烯浓度:800~3000 ppm
风量:30,000 m³/h(持续运行)
温度:喷涂段常温,固化炉段280~320℃
工艺路线:
喷涂段:活性炭纤维吸附塔(吸附-脱附循环)
固化炉段:RTO蓄热燃烧(高温氧化分解)
预处理:旋风除尘+静电吸附(去除粉尘及大分子有机物)
核心处理:
深度治理:湿式中和塔(处理酸性气体)
关键设备:
活性炭纤维吸附塔(3组并联,切换周期8小时)
RTO焚烧炉(三室式设计,陶瓷蓄热体)
湿式脱硫塔(双碱法,pH自动控制)
苯乙烯去除率≥99%,TVOC排放≤80 mg/m³
硫化氢、氨气等恶臭物质浓度降至<10 ppm
年运行成本节约约400万元(较原直燃焚烧工艺)
车间空气质量达标率提升至100%
技术共性:
高效吸附:活性炭纤维、分子筛转轮等技术对苯系物吸附容量高(>1000 mg/m³)
彻底氧化:RTO/RCO技术可实现苯类完全分解(CO₂+H₂O)
安全防控:氮气惰化、防爆设计是苯类废气处理的关键
行业差异:
石化行业:侧重泄漏点修复+大风量焚烧(处理风量可达10⁶ m³/h)
制药/涂料:聚焦溶剂回收(回收率>80%)与低浓度废气治理
精细化工:需应对废气组分复杂(多苯环化合物)的挑战
未来趋势:
膜分离技术:中空纤维膜对苯蒸汽的高效截留(99.9%)
生物法突破:新型菌种降解苯系物(常温下处理效率>70%)
数字化管理:基于物联网的泄漏监测系统(精度达ppb级)
Copyright © 2017-2025 惠州市玮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