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多种污染物,如氟化物、重金属、有机物及悬浮物等,若未经妥善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玻璃废水处理工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几个典型的玻璃废水处理工程案例,旨在为相关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背景:
某大型浮法玻璃生产线每日产生大量含氟、含油及高浊度废水,对环境造成较大压力。
处理工艺:
1. 初级沉淀:通过沉淀池去除大颗粒悬浮物。
2. 混凝沉淀:加入混凝剂和助凝剂,加速悬浮物和胶体凝聚,通过沉淀池去除。
3. 油水分离:采用气浮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油类物质。
4. 深度除氟:使用石灰乳调节pH值,加入絮凝剂形成氟化钙沉淀,通过沉淀池去除氟化物。
5. 生化处理: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有机污染物。
处理效果:
经过上述处理工艺,废水中的氟化物、油类物质及有机污染物得到有效去除,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实现了废水的资源化利用。
背景:
一家专注于艺术玻璃加工的小型企业,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含有重金属(如铅、镉)和有机染料的废水。
处理工艺:
1. 调节池:对废水进行预处理,调整pH值和均匀水质。
2. 重金属沉淀:加入特定化学试剂,如硫化钠,沉淀重金属。
3. 絮凝沉淀:采用混凝剂去除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4.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吸附去除残留的有机染料。
5. 砂滤:进一步去除细小悬浮物。
6. 排放监控:处理后的水经过严格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处理效果:
通过上述处理工艺,该企业成功控制了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排放,保障了周边环境和员工健康,同时避免了因废水排放不合规带来的法律风险。
背景:
光伏玻璃的生产过程中,废水主要来源于硅棒切断、磨削、切片以及硅片研磨、腐蚀、抛光等工序,含有高浓度有机物、高悬浮物、氟离子及酸碱污染物等。
处理工艺:
1. 格栅或滤网:去除废水中较大的固体杂物。
2. 调节池:均匀水质和水量,为后续处理提供稳定条件。
3. 加碱沉淀:通过加入石灰、氢氧化钠等碱性物质,沉淀氟离子、金属离子等污染物。
4. 混凝沉淀:加入混凝剂(如PAC)和助凝剂(如PAM),促进形成较大的絮体,去除悬浮物。
5. 气浮池:去除废水中的油污、悬浮物等轻质污染物。
6. 生物处理:如果废水中有机物浓度仍较高,可采用生物接触氧化等工艺去除部分有机物。
7. 过滤系统:如多介质过滤器、超滤等,进一步去除细小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
8. 高级氧化:如Fenton氧化,处理难降解有机物。
9. 膜分离:如反渗透、纳滤等,用于脱盐和进一步净化水质,产水可回用。
10. 污泥处理:沉淀和气浮等产生的污泥通过浓缩、压滤脱水等处理后进行合理处置。
处理效果:
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且部分产水可回用于生产,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玻璃废水处理工程需要根据废水的成分、浓度和处理难度等因素,采用合适的处理工艺和技术手段进行综合治理。通过科学合理的处理工艺流程和技术手段的组合应用,可以实现玻璃废水的高效处理和达标排放,同时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重金属等资源的回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以上案例展示了不同场景下玻璃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成效,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Copyright © 2017-2025 惠州市玮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