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
硫化废气是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因硫化反应产生的含硫化合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颗粒物的混合气体,具有强刺激性和毒性,需严格处理。
来源解析
化学反应:硫化剂(如硫磺)与橡胶在高温(140-180℃)下反应,释放硫化氢(H₂S)、二氧化硫(SO₂)等气体。
助剂挥发:促进剂、防老剂等含苯系物、酮类、醛类的有机物受热挥发。
橡胶热解:高温导致橡胶分子链断裂,生成烟尘及小分子有机物(如异戊二烯)。
恶臭气体:含硫化合物及未完全燃烧的烃类产生刺鼻气味,影响周边环境。
全流程工艺框架
废气收集→预处理→主处理→深度处理→高空排放
收集系统
密闭负压车间:通过集气罩、管道及风机形成负压,收集效率≥95%。
案例:上海某企业采用密闭负压+干式过滤,整体收集效率达95%。
预处理技术
水喷淋/湿式洗涤:去除颗粒物、水溶性气体(如H₂S),降温至40℃以下。
碱液吸收:中和酸性气体(SO₂、HCl),浙江某企业两级碱喷淋使H₂S去除率达89%。
主处理技术
工艺类型 | 原理 | 适用场景 | 去除率案例 |
---|---|---|---|
UV光解+活性炭吸附 | 紫外线分解有机物,活性炭吸附残留污染物 | 中低浓度VOCs(<1g/m³) | TVOC去除率80%-99%(珠海案例) |
催化燃烧 | 催化剂作用下高温氧化有机物(300-400℃) | 高浓度VOCs(≥1g/m³) | 非甲烷总烃去除率80%(上海案例) |
低温等离子体 | 电晕放电分解有机物为CO₂和H₂O | 复杂成分废气 | 硫化物去除率92%(浙江案例) |
深度处理
生物滤池:利用微生物降解残余有机物,适用于低浓度废气。
光催化氧化:TiO₂催化剂在紫外线下氧化VOCs,提升处理效率。
案例1:浙江某橡胶企业(硫化废气治理)
工艺:两级碱喷淋+两级活性炭+光催化除臭
效果:
H₂S去除率89%,非甲烷总烃(NMHC)去除率90%
臭气浓度降至217(无量纲),优于国标(≤500)
案例2:上海某橡胶制品企业(高浓度VOCs处理)
工艺:密闭收集+干式过滤+活性炭转轮+催化燃烧
效果:
非甲烷总烃处理效率80%,排放浓度≤60mg/m³(国标要求)
案例3:珠海市某橡胶零件企业(综合废气治理)
工艺:UV光解+活性炭吸附
效果:
粉尘去除率99%,TVOC去除率80%,排放达标。
工艺选择逻辑
低浓度废气:优先UV光解+活性炭吸附,投资低、运维简单。
高浓度废气:催化燃烧更经济,但需预热能耗。
恶臭气体:低温等离子体或光催化除臭,避免二次污染。
成本对比
工艺类型 | 初始投资(万元) | 运维成本(元/m³) | 适用规模 |
---|---|---|---|
UV光解+活性炭 | 80-120 | 0.8-1.2 | 中小型企业 |
催化燃烧 | 150-200 | 1.5-2.0 | 大中型企业 |
低温等离子体 | 200-300 | 1.0-1.5 | 复杂成分废气 |
结论
橡胶厂硫化废气治理需结合废气成分、浓度及企业规模综合选型。组合工艺(如碱喷淋+活性炭+光催化)兼顾效率与经济性,成为行业主流方案。实际案例中,去除率普遍达80%-99%,满足环保标准的同时实现长期稳定运行。
Copyright © 2017-2025 惠州市玮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