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塑料概述
塑料是以高分子量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加入添加剂后通过成型加工制成的材料。其生产过程涉及聚合反应(如聚乙烯、聚丙烯的合成)、改性(添加增塑剂、阻燃剂等)及成型(注塑、挤出、吹塑等)。根据树脂类型,塑料可分为热塑性(如PE、PP)和热固性(如酚醛树脂);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塑料(如PVC、PS)和工程塑料(如ABS、尼龙)。
塑料的广泛应用带来环境挑战,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是重点治理对象。
### 二、塑料厂废气来源与成分
#### (一)废气来源
1. **原料储存与混料**
- 有机溶剂(如甲苯、二甲苯)挥发。
- 粉状原料(如填料、颜料)搬运产生粉尘。
2. **熔融与成型**
- **塑化与挤出**:高温导致塑料分解,释放苯、甲醛等VOCs。
- **注塑与吹塑**:高压下塑料熔融,产生非甲烷总烃(NMHC)和苯系物。
- **发泡工艺**:发泡剂(如戊烷)挥发,可能超标排放。
3. **后处理与辅助工序**
- **印刷与涂装**:油墨、涂料中的溶剂(如乙酸乙酯)挥发。
- **清洗与脱模**:有机溶剂(如丙酮)使用。
- **回收再生**:废旧塑料热解产生二噁英、氯化氢等有毒气体。
#### (二)废气成分
1. **挥发性有机物(VOCs)**
- **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毒性强,致癌风险高)。
- **脂肪烃**:正十一烷、异丙酮(异味明显)。
- **卤代烃**:氯乙烯(PVC生产)、二氯甲烷(清洗剂)。
2. **恶臭物质**
- **含硫化合物**:硫化氢、硫醇(橡胶改性过程)。
- **含氮化合物**:胺类、吲哚(添加剂分解)。
3. **颗粒物与有毒气体**
- **粉尘**:塑料碎屑、炭黑(造粒工序)。
- **酸性气体**:氯化氢(PVC热解)、二氧化硫(燃煤锅炉)。
### 三、塑料厂废气处理案例
#### (一)案例一: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某注塑车间)
- **背景**:注塑机排放含NMHC(浓度200-300 mg/m³)、苯系物的废气,风量50,000 m³/h。
- **工艺**:
1. **预处理**:喷淋塔降温(80℃→40℃),去除颗粒物。
2. **核心处理**:
- **活性炭吸附**:填充碘值800 mg/g的活性炭,吸附效率90%。
- **脱附再生**:饱和活性炭经120℃热空气脱附,浓缩废气进入催化燃烧装置(300℃,铂钯催化剂),分解为CO₂和H₂O。
- **效果**:排放浓度NMHC≤10 mg/m³,苯系物≤1 mg/m³,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32/4041-2021)。
- **成本**:设备投资约300万元,年运行成本(电费、活性炭更换)约50万元,催化燃烧余热回收降低能耗30%。
#### (二)案例二:生物处理+光催化氧化(某食品包装厂)
- **背景**:吹塑工序产生含乙酸乙酯(浓度150 mg/m³)、丙酮(50 mg/m³)的废气,风量30,000 m³/h。
- **工艺**:
1. **生物滤池**:填充木屑-活性炭复合填料,微生物降解60%的VOCs(停留时间30秒)。
2. **光催化氧化**:UV-C(185 nm)照射TiO₂催化剂,产生羟基自由基,分解剩余有机物(去除率≥95%)。
- **效果**:排放浓度VOCs≤10 mg/m³,异味消除,运行成本(电费、微生物营养液)约15万元/年。
#### (三)案例三:RCO(蓄热式催化燃烧)+冷凝回收(某塑料造粒厂)
- **背景**:造粒废气含甲苯(浓度500 mg/m³)、二甲苯(300 mg/m³),风量20,000 m³/h。
- **工艺**:
1. **冷凝回收**:-10℃冷冻水冷凝,回收70%的有机溶剂(年回收甲苯约20吨)。
2. **RCO处理**:剩余废气经陶瓷蓄热体预热至250℃,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分解,热效率≥95%。
- **效果**:排放浓度VOCs≤10 mg/m³,余热回用降低能耗40%,年节省燃料费约80万元。
#### (四)案例四:等离子体+活性炭吸附(某医疗塑料厂)
- **背景**:注塑废气含氯苯(浓度80 mg/m³)、二噁英(毒性当量0.1 ng/m³),风量15,000 m³/h。
- **工艺**:
1. **等离子体处理**:高能电子破坏分子链,去除90%的含氯有机物。
2. **活性炭吸附**:浸渍活性炭深度吸附二噁英,穿透率≤0.1%。
- **效果**:排放浓度氯苯≤0.5 mg/m³,二噁英≤0.01 ng/m³,满足欧盟标准。
### 四、技术对比与政策要求
| **技术** | **适用场景** | **去除率** | **投资成本** | **运行成本** |
|----------------|----------------------------|------------|--------------|--------------|
| 活性炭吸附 | 低浓度、大风量废气 | 70-90% | 低 | 中(需换炭) |
| 催化燃烧 | 高浓度、高热值废气 | ≥95% | 高 | 低(余热回用) |
| 生物处理 | 易降解、低浓度废气 | 60-80% | 中 | 低 |
| 等离子体 | 难降解、含氯有机物废气 | 80-95% | 中 | 高(能耗) |
**政策要求**:
- **排放标准**:重点区域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32/4041-2021),NMHC≤10 mg/m³,苯系物≤1 mg/m³。
- **工艺要求**:禁止使用单一活性炭吸附(需两级处理),鼓励采用RCO、RTO等高效技术。
- **监管措施**:安装CEMS在线监测,涉VOCs工序需密闭,集气罩风速≥0.3 m/s。
### 五、总结
塑料厂废气治理需结合废气特性选择“预处理+核心处理+深度净化”的组合工艺。活性炭吸附与催化燃烧联用是主流方案,而生物处理、等离子体等技术适用于特定场景。企业需关注政策动态,优先采用高效、低能耗的技术,同时通过冷凝回收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未来,生物降解(如酶催化解聚)和全生物基塑料(如PBS)可能成为源头减排的新方向。
Copyright © 2017-2025 惠州市玮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