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小时服务热线:

18929237076 18929237076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废水怎么处理案例|锂电池厂生产废水如何处理
文章来源:玮霖环保科技  人气:16  发表时间:2025-04-26


锂电池废水介绍与处理分析

一、锂电池废水介绍

锂电池废水主要产生于锂电池生产、使用及回收环节,具有污染物种类复杂、毒性高、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其成分包括重金属、有机溶剂、氟化物、磷化物及高盐分等,若未经妥善处理直接排放,会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


二、废水来源及成分

  1. 生产环节

    • 电解液配制与清洗:电解液中的有机溶剂(如碳酸酯类)、锂盐(如六氟磷酸锂)易随清洗废水排出。

    • 电极制备:正极材料(如钴酸锂、镍钴锰酸锂)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重金属(钴、镍、锰)废水。

  2. 回收拆解环节

    • 放电与拆解:废旧锂电池放电时产生的卤水废水(含高盐分、氟、磷),以及破碎分选过程中电解液泄漏的有机物。

典型成分

  • 重金属:钴(Co)、镍(Ni)、锰(Mn)等,浓度可达数十至数百mg/L。

  • 有机物:COD高达3000mg/L以上,主要来自电解液溶剂(如DMC、EC)。

  • 氟化物(F⁻)与磷化物(PO₄³⁻):来自电解质分解,浓度约100-150mg/L。

  • 高盐分:TDS(总溶解固体)可达6%以上,以氯化钠、硫酸盐为主。


三、处理技术及典型案例

案例1:某锂电回收公司放电废水处理
  • 废水特点:COD≥3000mg/L,TDS≥6%,氟和总磷浓度100-150mg/L。

  • 处理工艺:采用DT-CF集成化处理设备,结合除油、化学沉淀、膜分离及高级氧化技术。

    • 除氟除磷:投加钙盐生成CaF₂沉淀,同步化学沉淀除磷。

    • 有机物降解:臭氧催化氧化分解碳酸酯类有机物,COD降至600mg/L以下。

    • 盐分控制:反渗透膜浓缩后蒸发结晶,实现盐分资源化回收。

  • 成效:出水氟≤15mg/L、总磷≤5mg/L,达到新加坡排放标准,年减少危废排放200吨。

案例2:某锂电池材料生产废水循环利用
  • 废水特点:含高浓度氯离子(来自电解液清洗)、少量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

  • 处理工艺

    • 浓水回用:改造去离子水系统,将RO膜浓水引入循环水池,替代自来水补充,年节水2.19万吨。

    • 真空泵改造:优化真空泵机组减少泡沫产生,废水排放量降低15吨/月。

    • 膜吸附技术:在尾气处理环节增设MM膜吸附装置,回收六甲基二硅氧烷(MM),尾气MM浓度≤50ppm。

  • 成效:实现水资源回用率提升30%,年减排污水超2万吨,获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四、技术趋势与挑战

  • 资源化方向:推广湿法提锂水循环(如华友钴业MVR蒸汽再压缩系统)、重金属回收(如湛清环保的树脂吸附技术)。

  • 难点:高盐废水生化处理受限,需依赖膜分离与蒸发结晶,但成本较高;氟磷协同去除需优化药剂投加比例。

以上案例表明,通过工艺创新与设备集成,锂电池废水可实现高效治理与资源化,助力锂电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17-2025 惠州市玮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QQ咨询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咨询热线

18929237076
7*24小时服务热线

关注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