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厂废气是电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混合物,主要包含酸性气体、重金属蒸汽、有机溶剂挥发物(VOCs)、氰化物等污染物。这些废气具有腐蚀性、毒性和致癌性,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空气、危害人体健康(如引发呼吸道疾病、皮肤损伤等)。
前处理工序:
酸洗/碱洗:使用强酸(盐酸、硫酸)或强碱(氢氧化钠)清洗金属表面,产生酸雾(如HCl、H2SO4)或碱雾。
除油/除锈:化学溶剂挥发释放有机废气。
电镀过程:
电镀槽液挥发:镀铬、镀镍等工序产生铬酸雾、镍雾等重金属气溶胶。
添加剂分解:电镀液中的有机添加剂受热分解生成VOCs。
后处理工序:
钝化/封闭:使用化学药剂产生酸性或有机废气。
烘干/清洗:高温烘干或溶剂清洗释放残留污染物。
背景:广东某五金制造厂在镀金、镀镍等工序中产生含氰废气及碱性气体,废气风量达25000~38000m³/h,需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处理工艺:
废气收集:在电镀槽上方安装集气罩,通过管道集中输送。
光氧化催化:利用UV光解和催化氧化分解氰化物及VOCs,去除率超90%。
活性炭吸附:深度净化残留有机物,确保达标排放。
成效:废气排放浓度低于国家标准,车间空气质量显著改善,无二次污染。
背景:某电子电镀公司镀镍工序产生高浓度酸雾(硫酸雾、盐酸雾)及有机废气,影响员工健康和周边环境。
处理工艺:
一级酸雾喷淋(NaOH中和),二级清水洗涤,去除90%以上酸雾。
多级喷淋塔:
活性炭吸附:吸附残留VOCs及微量重金属。
在线监测:实时监测排放数据,确保符合环保要求。
成效:酸雾去除率达95%,VOCs排放浓度降低至20mg/m³以下,顺利通过环保验收。
电镀废气处理需根据污染物特性选择组合工艺,如“喷淋中和+催化氧化+吸附”或“光解+生物滤床”。实际案例表明,科学设计废气收集系统和多级处理技术能有效降低环境风险,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Copyright © 2017-2025 惠州市玮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